6月10日農產品行業資訊
更新時間:2022-06-10 來源:期貨日報 瀏覽次數: 144
消費刺激 糖市供需改善
隨著6月1日上海全面解除全域靜態管理,消費復蘇的跡象越發明顯。而作為白糖下游的餐飲和食品加工業,也將因此受益。
能源價格起到主導作用
從國際糖市場來看,巴西總統將巴西國家石油公司新任CEO革職,顯示在通脹和面臨大選的背景下,政府對能源價格的抑制意愿較強。據悉,巴西下議院批準法案,將州燃料和能源價格流轉稅(ICMS)的上限下調至17%。該法案下一步將在參議院進行討論投票。因巴西汽油ICMS稅率可能下調,給乙醇帶來利空影響。但隨著原油趨勢性上漲以及雷亞爾升值,巴西乙醇折糖價總體維持強勢,并有望持續成為2022年原糖價格的支撐因素。
4月之后,巴西中南部進入2022/2023的新榨季,截至5月15日,巴西中南部產糖273.7萬噸,較去年同期的454.4萬噸減少180.7萬噸,降幅達39.76%。市場對巴西中南部產量存在分歧,為2900萬—3300萬噸不等。后期,如果巴西乙醇擺脫跌勢企穩,那么制糖比有望得到限制??紤]到生長季節巴西中南部天氣依然糟糕,最終原糖產量或處于市場預測的區間下沿。
除此之外,雖然紐約原糖暫時還處于振蕩中,但如果印度等一部分國家的食糖出口限制導致倫敦白糖不斷走強,將使得原白糖價差不斷擴大。截至6月6日,倫敦白糖8月合約相對紐約原糖7月合約價差超過160美元/噸,為近幾年的新高。這也意味著對于中東地區的精煉糖廠而言,進口原糖生產白糖將產生豐厚的利潤,因此后期倫敦白糖有望對原糖起到帶動作用。
減產助力國內食糖銷售
根據中國糖業協會的統計,截至5月31日,國內糖產量共計952.67萬噸,同比減少113.38萬噸;累計銷售食糖537.28萬噸,同比下降51.98萬噸;期末庫存415.39萬噸,同比減少61.4萬噸,累計產銷率56.4%,同比提高1.1%。隨著疫情的逐步消退,食糖銷售出現了明顯的改善。特別是由于產量同比大幅減少、庫存水平下降,這對于國內糖企來說,本榨季剩余4個月的銷售壓力將大為減輕,同時單位制糖成本上升、國內宏觀經濟政策寬松都有助于糖企采取現貨挺價的策略。
參考國際糖市場,疫情之下的糖消費保持著相對剛性,而疫情解除后更是呈現了報復性消費的態勢。例如根據印度糖協(ISMA)的預估,今年印度的食糖消費就有望達到2720萬噸,而上一年僅為2650萬噸,全年3%的食糖消費增速遠超正常年份1%—2%的水平。
進口方面,中國4月進口食糖41萬噸,同比增加24萬噸,環比增加30萬噸。2021/2022榨季10—4月我國累計進口食糖320萬噸,同比減少73萬噸。隨著今年配額外食糖進口維持虧損,國內進口總體出現下降,也有助于國內供應壓力進一步減少。
白糖月差交易思路或有變化
隨著國內產銷情況不斷好轉,疊加夏季含糖食品消費高峰臨近,國內食糖現貨供需偏緊的矛盾有望在三季度得到加強。而SR2209-2301合約月差或改變過去幾年臨近交割近月走弱的局面。后期在現貨的帶動下,SR2209合約甚至不排除平水或升水SR2301合約的局面。
總體而言,復工復產之后,國內糖市供需改善,在國際農產品市場整體強勢的背景下未來白糖市場仍存在上漲空間,投資者可以等待回調后買入。